Tagged: 编剧

0

模板化的治愈

《离别七日情》是一部让我很尴尬的电影。里面很多我喜欢的演员,有好笑的台词和桥段,有亲情爱情,按理说应该不错,但是看完以后就是很不舒服。我第一遍是在飞机上看的。第二遍在大屏电视下看的。有时候研究差强人意的电影错在哪里了比研究好电影学到的东西更多。所以在二次观看后我决定分析下为什么这个该有的都有的电影如此令人失望。

0

大家都爱聪明的动画

早期故事和人物设计 《疯狂动物城》最初来源于导演拜恩.霍华德的一个简单想法:制作一部像《罗宾汉》那样全是拟人化动物的动画片。制作人约翰.拉赛特基本上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但是拉赛特是个非常实际的人。他鼓励拜恩在想出情节人物和主题之前,先去做调研。观察真正的动物是怎样行动的。因为就算动物拟人化,也绝不可以只是披着动物皮的人类。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特殊的地方。

2

孤立生,非孤意终

今天写作课结束了。结束前老师说的一句话击中了我: “Art is often made in isolation but is not about isolation.” (艺术往往在孤立中诞生,但并不总是关于孤立的)

0

从《星尘》学导演

这几天因为看了”Kingsman”后和打了鸡血一样,开始挖导演Matthew Vaughn的老坟。发现真是个神一样的存在,IMDB导演头衔只有五部片子,第一部是个独立制作”Layer Cake”,然后第二部直接就是大制作《星尘》,第三部《海扁王》,第四部《X战警:第一战》,第五部就是今年这个“Kingsman”。

0

论演员的素养

前几天有机会提前看了FOX这部秋季新剧”Red Band Society”的导航集(美剧第一集被称为导航集“Pilot”,往往成为衡量一部新剧前景的重要指标)。放映完后还有一些和演员的交流,估计是公司提前放映看看反应怎么样。 先介绍下从第一集看出的大概剧情。故事发生在洛杉矶的一家比较好的儿童医院,住在里面的青少年往往有长期疾病,讲述这些个性迥异的孩子如何各自相处各自成长的故事。旁白是一个陷入昏迷的男孩子讲述的。啥?陷入昏迷咋还能讲旁白?这也不是第一次,更奇葩的请参见《绝望的主妇》,旁白一直是一个死人在说…

0

《沉睡魔咒》:迪士尼不懂我们为什么喜欢看坏蛋

对于我来说,本片只有一个高潮,就是女王大人超有气场的诅咒公主那几分钟,因为这几分钟非常好的展现了我们喜欢Maleficent的所有方面:傲娇,霸气,不屑,高贵。从观众反应也是。King说“我们不欢迎你”之后Maleficent假装伤心+大笑+Oh dear, what an awkward situation基本就把我们最喜欢她的方面统统展示出来,这片段坐我后面几个大叔都笑出了声,因为太有气场了。我真是给迪士尼自泄高潮的能力给跪了,影片上映一个月前就把这个片段放了出来,搞的我超级想看,结果看了全片后发现原来最想看的部分已经提前泄出来了。哼。(或者应该说“Well, well”?)

0

《星运里的错》:小哲理小幽默拯救不了的俗气

先定义一下我对“俗”的定义:已经听腻的正能量/人生道理。例子:勤劳才能致富;活在当下;Live your life to the fullest等crap。不是说他们不正确,而是实在是腻味了。 其实电影就是个在俗中不断创新的东西。你把每个电影中心总结下,一定会有很多重复的东西,很多已经“腻”了的东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继续看电影,因为你怎样用不同包装表达这个中心同样重要(how>what)。虽然你可以一句话总结电影剧情,但是你代替不了体验。

0

《驯龙高手2》:多是第三部的垫脚石

纵然有很多让我不爽的地方,这仍然是一部很优秀的动画电影,我也打了四星,很多地方可圈可点。 *因为本片首周末票房不利,梦工厂股票已经跌了不少。虽然我不是个相信票房反映质量的人,但是某种意义上也能说明点本片的问题。又是暑期,又赶上父亲节周日这么好的周末家庭市场,还有IMAX和3D的票价优势,仍然敌不过《22 Jump Street》这部R级喜剧的票房,前景堪忧啊…… 当初第一部《驯龙高手》是自己中考的时候看的,如今时过境迁,有点缅怀童年的感觉。《驯龙1》在我心中有着很特别的地位,当初去影院看了5遍多,内心各种感动,不过可能就是因为自己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