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化的治愈

《离别七日情》是一部让我很尴尬的电影。里面很多我喜欢的演员,有好笑的台词和桥段,有亲情爱情,按理说应该不错,但是看完以后就是很不舒服。我第一遍是在飞机上看的。第二遍在大屏电视下看的。有时候研究差强人意的电影错在哪里了比研究好电影学到的东西更多。所以在二次观看后我决定分析下为什么这个该有的都有的电影如此令人失望。

不清楚的人物主线

按照编剧自己的话说,全片的主角是Judd,一个一生都按照计划来走却突然发现自己生活的方式一直是错误的中年男性白人。结尾能看出来导演在努力往回扳,因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Judd找到自我,总算不再追寻常规。但是整部电影被他的亲戚稀释很多。完全没有找到平衡。如果是关于群戏的,不妨大胆放开。而本片恰好卡在中间。这和编剧有关系,原著小说作者自己就是编剧,有涉嫌不敢删的嫌疑。不清楚的指向性导致观影结束后我们不知道这是关于谁的故事。如果是关于家庭,每个人物都很模板化,因为篇幅有限。如果是关于Judd,他的成长过程又没有被具体的刻画。

父亲尴尬的地位

挂掉的是父亲。可是全片没有一个人把他当回事,好像只是借他去世的由头,所有人回家来撕撕逼。这我能理解,毕竟这不是关于他们父亲的故事。但是结尾Judd被电线短路,想起自己的爹,开始痛哭,编剧用这个桥段来解释Judd最终的释放,我觉得非常投机取巧。全片都没爸,最后情节需要了就来个回忆杀,未免太任性。

情景喜剧般的指导

虽然有着电影质感的镜头,一开始撕逼,走位就特别情景喜剧。同时演员们台词说的太溜了,做作感很强。”Acting is reacting.” 令人信服的表演来源于演员之间自然的对话,让人感受到对话是实时发生的错觉。可是很多嘴炮的戏,是一个妙语接另一个妙语,一点空隙都没有,少了很多自然性。这就是导演的问题了。和编剧也有关系,因为每个人物都是相似的损嘴,一旦嘴炮开始,我们就分不清谁是谁了,没有区分度,涉嫌为了撕逼而撕逼。

桥段的拼凑感

忘记是谁说的了。一部好电影,至少要有六个能让人记住的场景。本片我至少记住了两个。一是Judd和Annie在躺在冰场上,二是兄弟三人在教堂里抽大麻。单独看,都是有意思的场景。但是完全没有贯通性。虽说人物上都有Judd来串通,但感觉并不是很有机的联系。再比如医院撕逼大战,那个绿茶婊的前妻怎么会脑残到把劈腿男也叫过来,典型没情商啊,一看就是编剧觉得“哎呀我们应该再凑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场景”而安排的。因为前妻一直在道歉,一直是眼泪汪汪,一直没有绿茶婊的气质,突然在医院这里绿茶了,很让我意外,觉得被骗了感情。这估计就是拼凑感的来源:为了情节完成度而牺牲人物。再比如Judd的嫂子疯到跑床上来勾引他,却没有任何铺垫,只不过为了服务兄弟们的又一次掐架,真是让人翻白眼。

依赖音乐营造质感

我敢说,把音乐一去掉,本片的欣赏度又会下降很多。这种清新治愈的风格很大程度上是配乐营造的,因为音乐对观众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力。当观众不知道这个场景自己应该是如何感受的时候,你一用音乐,他们就知道应该获得什么感受了。这样做的危险性就是如果场景本身没有情感内核,只是利用音乐来激发观众情感的话,时间一久,大家就会发现不对劲了。这便是看完本片后的尴尬感的又一来源。咦,我明明觉得很好看的,一切都很对劲啊,一旦音乐的魅力隐退,就会发现情节和人物上没有能持续这种情感动量的东西,因为每个人物都是单维的,记不住。

结语

《离别七日情》证明了好莱坞和中国电影现在共有的问题。当制作水平越来越专业的时候,当我们可以轻易的用音乐,摄影,场景设计等营造某种影片的氛围的时候,如果没有很好的人文核心去匹配这种氛围,电影依旧会是令人失望的。现在中国影市资本跟上了,技术上跟上是早晚的事。但是如果编剧没有跟上,再好的制作水准也没办法。好莱坞也是一样。原创作品越来越少,大部分是小说改编,因为风险更小,但这并不是持久的方法。或许《离别七日情》的原著小说很有欣赏性,但是电影作为视觉媒介,有着自己的叙事语言,不能过度依赖心理分析(除非你是伍迪艾伦)。说白了,还是要雇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时候让原著作者改编自己的小说成电影,真不见得是最好的方式。都应该学学人家《阳光小美女》,踏踏实实讲故事,而不是为了撕逼而撕逼。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