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电影那点事
在一位美国女同学的强烈推荐(骚扰)下,我终于看了这部大名鼎鼎的《贱女孩》(Mean Girls)。这部片在美国火成啥样呢?基本身边所有美国同学都看过,前几天Katy Perry在推特上暗讽Taylor Swift时也用的是片中Rachel McAdams饰演的Regina的名字,足见本片在美国影响力。从中我们能瞥见不少美国校园文化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首先便是“拉帮结派”,虽说咱们也有吧。但是中国高中往往一个班会在一起三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要真和班里什么人弄翻脸了也不方便。而美国不是这样,是分课上的,生物课有一些同学,数学课有一些同学,每种课的教室和同学都不一样,所以人打的很散,能认识很多人,万一和谁闹僵了也不用尴尬的和她/他再做三年的同班同学。因为这种差异性,美国学生的拉帮结派往往和兴趣相关,而中国学生往往只在本班里找人。看本片著名的“食堂”戏,女主的新朋友告诉她千万不要在吃饭的时候坐错桌子,因为每种人都是固定的。比如书呆子亚洲人一桌,酷亚洲人一桌,数学书呆子一桌,素食者一桌等等。虽说有点夸张,但是真的很好的用桌子来表达了美国高中的这种排他性,大家都是抱团走的。
对于这种爱抱团的行为,该怎么办呢?当然要有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社交障碍)的主人公喽。然后咱们图样图森破的主角一定要有一项卓越的技能。本片女主是数学好,《壁花少年》男主是文学好,《摇滚校园》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校园片总是这样?因为在需找认同和追寻自我的过程中,两者往往有很多矛盾,这样的设定方便强调冲突。本片女主为了追男主,隐藏自己的数学才能;为了融入贱女孩团队,自己也渐渐迷失自我,变成Regina那样的两面三刀的贱货(绿茶婊貌似更贴切)。我个人很喜欢这样的设置,先让你堕落,再让你回头是岸,未尝不是好办法,不像其他有些校园片,为了突出主人公的高大上,总是在众多排斥中让他/她硬撑下去,装清高,也没啥劲。
人设上一定还要有一个欺负人的恶霸角色,以及一个赏识你的老师,这也不难理解。前者制造冲突,后者鼓励你追寻自己的内心,这也是为什么主人公都要有一个不招人待见却又相当厉害的技能。你是为了融入而放弃自己的特长,还是为了追寻自己而学会不再理会他人的眼光?其实校园片探讨的中心往往都是这个对成年人也依然适用的问题:为自己活,还是为别人的认同活?很多人忙忙碌碌的就一生过去了,可能连这个问题都没有思考过。或许也思考过,但是无奈做出违心选择,这也无可厚非,各人有各人的局限性。而高中作为成年前的最后几年,可以说是人生最迷茫的时期,探讨这个话题再适合不过了。虽说最终还是俗了点,女主运用自己的数学技能让团队赢得了胜利,不过确实能看出来这带给她的成就感和获得心仪男生的那种满足感是两种层次的。
本片的喜剧元素更是不可忽视(已经被里面几个女生蠢哭)。有人吐槽美国女生就这点智商还勾心斗角,斗的过咱们中国人吗(其实很对),但是我的美国女同学表示其实本片描述的很真实,把女生间的那些小九九,话不明着说,背后玩阴的等拍的喜感,夸张,但又贴切。美国高中其实很残忍的,酷的人永远是受欢迎的,不酷的总是要被踩在脚下的,要不然怎么那么多米国人说过了高中就好了捏,因为最悲惨的记忆就过去了。至少能把片子拍的这么喜感也是不容易,不晓得这是不是归功于Tina Fey阿姨的高超剧本(她同时还饰演本片中的数学老师,有才)。片中几个女主这些年都火了,反倒是男主一点声响都没有,不明白。
不管怎样啦,都是披着青春外衣,讲自我认同故事的片子。或者这便是为什么除了感伤逝去青春以外大家依然喜欢校园电影的原因。当然了,能拍的喜感自然是锦上添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