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情怀与套路
迪士尼大卖的《冰雪奇缘》一开始对自己的音乐剧成分总是遮遮掩掩的。宣传的中心总是在双公主和雪人上,歌曲是由百老汇名剧《摩门经》作曲者创作的这种细节偏偏什么都没提。只是在上映之后,”Let It Go”成为一时的神曲,迪士尼才开始提及这部动画片的音乐剧成分。事后两位导演也承认,他们不想宣传这部动画的音乐,因为想先“骗”观众进电影院,然后让他们被惊讶到。这不过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说,观众对音乐剧的热情不够。如果一开始就在宣传里提及音乐的话,可能看的人就更少了。也正是因为《冰雪奇缘》的成功,迪士尼很快就同意了《美女与野兽》真人版的翻拍,并且决定全方面拥抱音乐剧成分,而不会像《丛林之书》真人版那样只是尴尬的唱两首歌向原版致敬。
好莱坞这种见钱眼开的行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之所以奥斯卡最佳影片《芝加哥》能被放绿灯,完全是因为《红磨坊》的大卖让制片厂意识到音乐剧还是有市场的。这也开起来一股音乐剧拍摄浪潮,但在其中,群星闪耀的《走进黑森林》根本就没达到预期,《芝加哥》导演的新作《九》更是赔的血本无归,可见音乐剧电影的市场并没有像制片厂想象的那样火。《悲惨世界》在国内上映的时候,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之所以要提及这些,就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爱乐之城》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被制作出来。这可能是好莱坞近些年来第一部原创的真人音乐剧电影。不管是宣传方还是制作者,并没有对音乐成分遮遮掩掩。本片开头就用一个热情洋溢的长镜头展现了音乐剧的潜力。这貌似也在和观众说,如果你连开头都不喜欢,看来音乐剧不适合你。从宣传策略上来讲,一开始是针对音乐剧的核心粉丝。当好评开始出来的时候,才开始发展到更广的观众群。
但是导演并不是只为了音乐剧的核心粉丝而拍摄的这部片子,他也想让更多对音乐剧无感的观众也能喜欢。为了达到这点,致敬过去便是最好的选择。某种意义上,《爱乐之城》的热度和去年夏天爆火的美剧《怪奇物语》非常相似。前者致敬好莱坞五六十时代好莱坞音乐剧的黄金时期 ,后者致敬美国八九十年代科幻片的黄金时期。在目前的政治环境下,应该不难理解这种认为“过去比现在更好”的论调为何如此受宠。所以到最后,大家看的都不是剧情,而是情怀。《爱乐之城》在今年的奥斯卡获得了14项提名,比《教父》还多,不免有点夸张。但如果把观众对现实不满并渴望逃避的这种情绪算进去的话,这好像也不难理解。
单从设定上来讲,《怪奇物语》根本就没什么原创的地方。异世界,会超能力的小孩,有阴谋的政府部门,这些观众都看过不知多少遍了。但是陪着复古的电子配乐,氛围出色的摄影,再加上某些对经典电影场景的还原(如《E.T. 外星人》《异形》《第三类接触》),观众似乎愿意忽略剧情和表演的瑕疵。
《爱乐之城》也是同理。单从设定上来看,为了生计和梦想而愁的情侣,被迫选择事业还是爱情,梦想还是现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角度。台词不停地提及《卡萨布兰卡》《无因的反叛》等经典老片,生怕观众忘记本片怀旧的目的。话虽然这么说,导演还是在很用心的致敬,也下了不少功夫。
第一个方面是靓丽的颜色。全片用胶片拍摄,被捕捉到的色彩和数字拍摄的质感截然不同。开头的第一个长镜头就向观众介绍了本片鲜艳的色调,陪着追梦的群众,这种热情好像触手可碰。女主和三个室友在夜光下的马路上起舞,看着红黄蓝绿四种原色的裙子在灯光中旋转,观众很难不被感染到。
男女主角在暮光中的山坡共舞的那场戏,为了捕捉到真实饱满的颜色,必须在日落时分拍摄,只有短暂的半个小时。再加上是个不间断的长镜头,最多只能拍五条。每条结束两位演员都会被助理迅速地擦掉汗水,重新再来一遍,同时还要演出那种不经意的情绪。 他们本可以慢慢拍,然后在后期替换天空,但是并没有这样做,这也体现了导演对色彩的执着。
在影片的后端,随着人物的成熟,他们穿的颜色也越来越浅,最后又在结尾处迸发。从这个角度来说,色彩也是有叙事功能的,不是为了鲜艳而鲜艳。但有些时刻,色彩显得教条化,好像在为了模仿老片而模仿。再配上现代的洛杉矶的作为背景,难免有些格格不入。
致敬的第二个方面便是流畅的镜头运动。在好莱坞经典的音乐剧中总是有很多丰富连贯的长镜头。本片导演也是在不求余力的做到这一点。这不仅需要大量的彩排,还需要演员的投入。高斯林并不会弹钢琴,为了这部片子每天练两个小时,练了三个月,这样在拍摄长镜头的时候,观众可以看到他是在真的弹琴。在《本杰明.巴顿奇事》中,布兰切特不会跳芭蕾,因此所有芭蕾的戏份都是她的脸合成在替身身上,但这也并没有影响叙事。《爱乐之城》完全可以用一个弹钢琴的替身,但是高斯林努力的结果就是可以更好的实现导演的预想,让流畅的镜头贯穿全片。从结果来看,先不说炫技与否,长镜头给影片带来的能量确实是不可替代的。
技术是需要为故事服务的。最高的境界便是观众根本就没意识到“长镜头”这种手法正在发生,而是完全投入在故事里,这便需要演员的表演来让观众代入故事。比如女主在结尾处试镜时独唱的那个长镜头。艾玛.斯通全程都是在真唱,配上优秀的歌词,观众很难不被感动到。但是我在观看的时候注意到镜头在拉回的时候焦点短暂的虚了一下,这在业内可是大忌。先不说光打得好不好,焦点虚了,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但我很能理解。一是因为这是胶片拍摄,没有数字摄影即时回放的选项,瑕疵很少能当场被发现,至少得隔一天,但往往也晚了。二是因为这是长镜头,重拍需要从头开始,可能没有多余的时间。但之所以我完全不介意的原因完全是因为艾玛的表演,能看出来她是整个人在掏出心来唱,我真的很受触动,所以选择性的忽略了焦点虚掉的事实。做电影的技术人员也很不容易。当你工作做得特别好的时候,观众完全不知道你的存在,只有在你做错事情的时候人们才会想起你。所以对于电影来说,表演和技术永远是相连的。在银幕上出色的表演肯定是有一群出色幕后的人在协助。
提到艾玛.斯通的表演,这也是本片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字面上来说,她饰演的角色米娅非常平面。经历了几个失败的试镜,只演了一次舞台剧,然后放弃并回家了。就演了一次,还正好被选角导演看上,这也未免太巧合了。但艾玛出色的演技给这个人物带来了生机。第一场失败的试镜戏,她充满泪光,真实又脆弱的表演被人硬生生打断,观众瞬间能体会到做演员的无奈。她和男主烛光晚餐吵架的戏里,她简单的一个眼神,就能让人体会到她的心碎。结尾的出色的独唱更不用说。这些充满人性的表演都让人短暂忘记了米娅这个人物的扁平之处。
高斯林饰演的男主就没这么幸运了。先不说他稍显面瘫的演技,这个人物名义上说要复兴爵士乐,但和本片一样,总是把目光放在过去。他对爵士乐的热情同样显得教条化。和导演的上一部片子《爆裂鼓手》一样,爵士乐不过是个方便的手段。《爆裂鼓手》的中心是偏执的师徒关系,《爱乐之城》的中心是梦想与现实的妥协,两者都是在表层理解爵士乐。特别是对于本片,爵士乐被当做某种不受妥协的艺术真相的隐喻,并且认为向后看的古典主义比向前看要更重要。当今怀着对爵士乐历史的尊重又同时向前看的音乐人不是没有,但是导演没法处理好这种复杂性,只能简单的选择要么古典,要么现代,没有妥协。两个主角要么在一起为了爱情,要么分开为了梦想,没有妥协。这就难免显得很套路。爵士乐和众多致敬的经典老片一样,成为了情怀,而并不是和故事有机的结合。为了怀旧而怀旧,后果就是故事失去具体性,飘在天上,不在地上。好像这些人物和设定为了迎合导演眼中的妥协而存在,为情节服务。
但是作为音乐剧,本片的音乐成分还是可圈可点的。 第一首”Another Day of Sun”的词体现了一群在洛杉矶奋斗的年轻人的经历,初步介绍了梦想与现实妥协的主题。这种先是介绍大背景再走到主要人物的手法值得称赞。第二首”Someone in the Crowd”也暗示了米娅最后会成名,毕竟看上她的选角导演也是“someone in the crowd”。最出色的自然是最后一首歌,把米娅讲述自己姑姑的故事和抒情的部分平衡的非常好。音乐剧的大忌就是为了唱而唱,唱完后和开唱前没有区别。本片带歌词的每首曲子都有叙事的功能,两位年轻的作词家有很大的功劳。
理解任何一部电影都需要结合时代背景。比如第一部《星球大战》,用现在的眼光看很多人都觉得蠢,但这可是在1977年拍出的片子。在当时的背景下,这种规格的特效剧情片可是前所未有。但也有很多影片,脱离了当时的背景,现代观众依然能欣赏。如果现在这种怀旧浪潮过去后,《爱乐之城》能否经得住检验,这很难说。但这也是伪命题。任何电影都是逃不过自己的年代的。只是对于观众来说,需要注意自己有没有被这股情怀洗脑而失去了自己的眼光,故意看不见瑕疵。
不管怎样,《爱乐之城》绝对是幸运的。制片厂愿意给原创音乐剧投钱,有艾玛.斯通这样优秀的演员撑场子(一开始选的是艾玛.沃森和《爆裂鼓手》男主迈尔斯.特勒,可以想象吗…),有这样一个用心的导演和一群用心的人,在这个好莱坞萎靡的时代也算是清流一股。或许我们不需要找什么意义,看完可以短暂忘记现实就足够了。
哈,好久没看到更新了。
感觉国内的电影和电视剧质量越来越差,国内的片子好像商业和获奖都是分得很开的,商业片的质量不要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