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奴十二年》:我们不喜欢被动的主角

由于导演是校友,所以今天提前观影了。本以为会像其他超前观影一样进场前先没收手机神马的,结果啥事没有,害得我没带手机等待过程中无聊的只能在本子上画圈圈……

先说说我认为本片好的地方:
1. 出色的摄影。景色很美,可以看出cinematographer的用心。而且美丽的景色和奴隶们悲惨的生活形成了讽刺的对比。再美的夕阳都是对他们的戏谑
2. 有质感的配乐。后来看字幕才知道是Hans Zimmer,恍然大悟。有一些音乐很有《盗梦空间》结尾音乐的那种感觉。很多时候音乐比画面的渲染力还要强
3. 真实还原。年代片就是要求真嘛,服装设计,室内装饰都十分用心。而且黑奴身上的伤口和疤痕也是很逼真的,可以让观众更好的感同身受。

然后就没有了……

看完这部影片让我十分失望,可能是我剧情片(Drama)看多了要求太高,而本片既是传记片,历史片,也是剧情片,所以也能理解为什么不太完美。

剧情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呈现出Hero’s Journey,而这个“旅行”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体现出是主角在困难面前是怎样行动的。对于电影来说,除了内心独白,观众想要理解一个人物的内心是很难的。我们只能通过他们的行动和选择来推断出他们的性格与成长。Actions define who they are。对于一个剧情片,action就是灵魂。我们想看的是主人公如何在反派和困难面前利用自己的行动达成目标的,因此主人公必须是主动的,我们作为观众才能有catharsis(感情宣泄)。而本片出于故事本身缘故使得主人公太被动了。大结局是他回家了(是个人都能猜到),可是那是因为有皮特和其他人帮助他他才重获自由的,不是他努力奋斗得来的结果,很被动。当然他忍受了苦难,忍受本身也是一种行动和毅力,但是最后改变他命运使他重获自由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别人,因此完全就切断了catharsis,让人觉得堵得慌。《肖申克救赎》中的安迪若是是别人从外面凿洞把他救出来的就会特别没意思,安迪在雨中仰天重生的那一幕也会完全失去了意义。关键就在于安迪是自己行动,自己改变了命运,因此雨中一幕才会格外动人,自由的命题才得以提升。因此一个被动达成目标的主人公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剧情片主线。全片有大量篇幅呈现奴隶的悲惨生活,被殴打,被虐待,被rape,然后又有大量男主角蹙眉的镜头。 殴打是客观的,呈现出一个悲惨世界。蹙眉镜头则是演员想要呈现出人物内心世界。 目的无非就是告诉观众: 我很痛苦,我和我的同伴都很痛苦,我真的很痛苦,所以观众你们掉眼泪吧,给我们奥斯卡吧。我前面说过,是行动定义人物,不是内心。因此在痛苦完后,你做了什么?你为你的目标付出怎样的行动?你的行动改变你的命运了吗?主人公也确实有行动。他反抗卷福家的一个奴隶主,说“我是完全按照你说的做的。如果结果不好不是我的问题,是你指令的问题。” 然后暴打了那哥们一顿。这的确是他的行动,但我只是觉得在情理之中,因为是小反抗。他后来偷偷写信让人帮忙寄出去,无奈惨遭背叛只得放弃。这个信代表着他获得自由的方式,结果由于背叛不得已他把这封信烧掉了,眼睁睁看着自己自由的机会化成灰烬。这多被动啊!和他最后获得自由唯一相关联的行动就是他把实话告诉了皮特,然后皮特想办法把他整自由了。所以最后看的我很憋屈。我作为观众,和主人公一起吃了这么多苦,我为主人公倾覆了这么多情感,然后最后让他获得救赎的不是他自己??你特么在逗我??想象一下《肖申克救赎》中安迪同样忍受22年的监狱生涯,结果最后是外面有一个人用法律手段把他整出来了,而不是他自己想办法出去的,那这片子就会丧失掉很多味道。《为奴十二年》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主角忍受了12年的悲惨生活,然后外面有个人把他救了,不是自己出去的,真是让人连意淫的机会都没有。人天生就是意淫的动物。我们看到主人公的苦难的时候就会想如果是自己我会怎么做,然后看到主人公超乎寻常的选择和结果就会惊讶,反省自己,为什么自己没有主人公的勇气之类的。安迪出人意料的越狱行为能让我们在意淫的结果和他的选择的差别中提升对自由命题的升华。但是本片不是这样的。或许导演就是想要压抑,就是想呈现这种无力感,就是想说你再怎么熬过12年的奴隶生涯都是要外面有人你才能出去,自己怎么办都不行,然后通过这种被动体现对奴隶制的抨击。这样固然也是一种角度,可这就让主人公没有特点了,降低了让我们反思的力量。别说熬过12年的奴隶了,熬过20年的最后也被解放的奴隶更是大有人在,可光是熬过去又有什么特别的呢?电影和纪录片的一大差别就是有我们可以投射自己的人物,我们与其说是看故事,不如说是在意淫自己。看着银幕上主角通过自己努力战胜困难,我们好像自己也获得了成功一样。如果只是想抨击奴隶制,纪录片足够,要你电影做什么。刻画人物很重要。

我们来对比一下其他相似的影片。在开头部分主人公要被卖掉的时候,一个白人问:“我叫你名字怎么不回答我?” 这个白人管主人公叫Plait(貌似是这个名字),当然这不是他真名。 他回答说“我的名字是所罗门。” 白人上来给他一巴掌。“你没有名字。从今以后你就叫Plait。” 这段对话让我瞬间穿越到《千与千寻》。千寻本质上也是在钱婆婆那里做奴隶,钱婆婆也是剥夺了千寻的名字,管她叫“小千”。从这个角度来看和《为奴十二年》太像了,都是典型的”fish out of the water”类故事主线。那我们来看看在《千与千寻》中是怎么处理Hero’s Journey的。千寻一开始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在父母被变成猪自己也被迫为钱婆婆打工的时候,她一开始是柔弱的。还记得她吃白龙给的饭团然后放肆哭的那一幕吗?和本片非常相似。所罗门变成奴隶后被虐待也是痛苦的哭,他们两个人都是进入新环境受到挫折和痛苦。可是小千却积极的多。她总是努力想解决的办法,最后是她救了自己的父母,救了自己,自己也获得了成长。因此从观影角度说让人感觉很舒服。所罗门有什么成长和转变?我只能说他忍受了体制,适应了苦难,经历了很多后重回家庭,更珍惜幸福,更积极投身政治了。可只是忍受的话实在是太被动了

动画片不典型的话,再来看看同是关注种族问题的《相助》。主人公艾比琳受到困难和歧视,本质上和《为奴十二年》男主一样,都是有obstacles,都有antagonist,《相助》也用了很多部分呈现主人公的痛苦。但是艾比琳很明显更主动。她承担风险,努力付出,在结尾处不惧女反派的威胁,自己选择坚定的走向道路深处。这多么有力量,我们也通过艾比琳的行动和选择知道了她的性格,不像本片男主一样一天到晚蹙眉,人物刻画不具体,没有感染力和多样性。我知道你很痛苦,然后呢?表情是是我们瞥见人物内心的一条门缝,真正能让我见到他们的心的是他们的行动。导演过多体现表情和痛苦本身了。

《被解放的姜戈》我们之所以看的那么爽,也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主角的行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固然是克里斯托弗沃兹解放他在先,可是之后杰米福克斯有很多的行动和成长,也是他自己征得了自己和未婚妻的未来

我可能太苛刻了,毕竟本片还承担着传记片和历史片的角色,不可能十全十美。可是看看人家《相助》对人物细致的描画,我仍然觉得这不是借口。唯一能做借口的就是故事本身局限,男主必须是被别人救的逻辑上才能行得通。但是这点很阻挠catharsis,很被动。也许是我想多了吧,或许导演的意图不在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物上,而是在成功塑造一个那时的社会上,想让我们反思奴隶制和不平等。可是您这主题可一点都不新鲜,您的讲述手法也没什么新奇的,结果人物也没塑造好,可不是两边都没落着吗。您以为选了沉重题材就意味着一定能是好电影吗?有刻意讨好奥斯卡之嫌,反而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

可惜了。不过本片很满足我对法叔的花痴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想哭一哭,让心里堵一堵的同学欢迎围观本片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