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那点事》(上)
这学期上了一门叫做”History Of Editing”的课,本来是为了满足学分要求随便选的,结果发现是我来这边以来上过的最好的课。老师是Sam Pollard,和Spike Lee有过多次合作,非常有经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剪辑和剪辑之外的知识。所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下自己所学。聊聊剪辑师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剪辑师可以说是导演最亲密的伙伴。为什么需要剪辑师呢?有很多导演自己拍自己写的剧本,为什么不干脆自己也剪呢?有的人喜欢这样,比如说Soderbergh,基本啥都自己干。但很多时候你还是要有人帮忙的。需要剪辑师有以下几个原因:
- 大部分导演在操劳了一切之后实在是太累。后期向来是一把辛酸泪,导演不爱趟这浑水。(因为说白了导演的中心职能就是导演员)
- 导演需要有一个没有经历过片场的人,这样他们能更客观的看待素材。例如这个scene拍了一个超级昂贵的crane shot,或许真正在叙事的角度上没有用途,比如在人物对话中猛的切到这个shot会打乱了叙事节奏和人物关系,剪辑师如果没有经历片场,他们就会勇敢的剪掉这个对叙事没有帮助的镜头。但是导演自己可能就做不到,因为他自己很清楚为了这个shot全剧组花了多少时间,他不舍得剪。因此导演需要明白,自己素材最终呈现的效果和自己为素材付出的精力是两回事。所以剪辑师可以帮助导演减少自己的依恋,更加客观的评价素材。
- 有探索和改进的空间。很多时候,尤其是粗剪完成后,导演会觉得这片子像翔一样,实在是忍不了。这个时候剪辑师的功能就出来了,他们会分析问题在哪里,是影片整体的问题,还是某个scene的问题,是节奏的问题,还是情感的问题……当然这些事导演也能思考,但有一个人来帮你终究是好的,也能提出更多角度,因为剪辑师有着导演没有的客观性。
接下来是剪辑师的工作流程和原则。
第一步:看 dailies+记笔记
剪辑师需要看每天拍摄的素材,俗称“dailies”,会一条条的看。如果你摊上大卫芬奇这样动不动就上百条的拍,那你就得淡定(这也是为什么如果工作的很顺手,导演往往会重复和某个剪辑师合作,因为合得来太难了)。一般看dailies的时候导演会在场,他会告诉剪辑师他喜欢什么。比如我喜欢这一条的镜头运动,这一条的演员表演最好,这一条的framing我喜欢,各种反馈。剪辑师通通要记下来,并且要清楚的知道每一条存在哪里。比如说有一天导演过来看你的粗剪,说:哎?我记得咱们有一个车灯的特写吧?你把那个shot加在前面看看。这个时候作为剪辑师你要是不知道这个特写被放在哪里了那你就糗了。著名剪辑师Walter Murch(《冷山》《教父2》《现代启示录》)就有把每个shot集合到一张超大的板子上的习惯,方便自己知道有哪些素材。剪辑师也要了解每个shot背后的意义,以及为什么他们会被拍下来。
第二步:选shot+粗剪
所谓的粗剪(Rough Cut)就是先把故事弄出来,不用担心音乐,声效,色彩平衡这些东西。粗剪的第一原则就是严格按照剧本。这个时候的剪辑师是没有什么个人发挥余地的。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导演和制片厂知道有哪些在本子上的东西管用了,哪些没管用。
“Amelia”的剪辑师来给我们上过一节课。她展示了自己粗剪的开头5分钟。很长,看着也很乏味。一开始本子上有Amelia童年镜头,飞机向她招手,她也向飞机招手。这些字面上的细节必须通通在粗剪里呈现。当时同学们都看的都无味了。后来她给我们展示了第二个版本的开头前5分钟,明显童年镜头缩短,删掉不必要的细节,节奏也快上去了,这是她的选择,因为在粗剪得到反馈之前,她不可以有太多发挥空间的。但是粗剪后,导演说了,哎呀,这个太长了,童年那一幕也没有什么用,你多强调一下现在发生的事情。有了导演的指令和允许,这个时候剪辑师就可以自由发挥了。
剪辑师在选取shot的时候会关注这些方面:
- 演员的表演
- 镜头运动
- framing
- 导演的偏好
- 这一幕的目的是什么,哪些shot帮助我讲这个故事
虽说理论上粗剪是不要求特效啊声音啊这些部分也是完美的,但是在现在这个如此方便的数字时代,制片厂的期待更高,比如说粗剪里你有个门被摔了,却没有摔门的声效,他们就会很恼火,因此会有剪辑助手帮你找声效啊这些东西,让粗剪看上去也很不错。据说这也是大卫芬奇新片”Gone Girl”选择全程用Premier CC剪辑的原因(这是第一部用Premier剪全片的好莱坞大制作,工业剪辑标准往往是AVID)。原因就是Adobe的After Effects和Premier的合作很好,剪辑师在房间这头忙活粗剪,然后特效人员在房间那头把基本的特效做好,然后通过CC的共享,剪辑师能即刻得到已经特效处理好的素材,让粗剪顿时显得不那么“粗”,效率也很高。当然这也不是全部原因,Gone Girl是用6K摄像机拍的,那时候貌似只有Premier支持6K输出,所以……不过这也不是很相关了。
因为像”Gone Girl”这种大片很多场景都是在Sound Stage上拍摄的,以便于更好的控制图像,声音,和光线。但是后果就是后期特效会有一堆compositing要做。其实很多有窗户的室内景你都能看见绿幕。你就想象一下只关注叙事不注重特效的粗剪里有一堆绿幕,制片厂会多闹心吧。估计这也是为什么芬奇最后选了Adobe的那一套软件。
*拓展阅读:http://107cine.com/stream/56624/
粗剪的时候也要慎用音乐。因为往往这个时候配乐师还没有开始制作音乐呢,随便网上找个音乐或许很有诱惑力,但是如果你是对着音乐剪的话,很容易偏离叙事的初衷而只是为了满足某种音乐带来的情绪,因此在粗剪往往是不用音乐的。但是还是那个道理,制片厂永远期待的更多,有时候背景里会用一点temp music来描绘一个大概的氛围,只是剪辑师不能对这个临时音乐太依恋,从未影响你的剪辑原则。
第三步:粗剪完成+反馈screening+改进
粗剪会小范围的给相关人员放映,这往往就是获得各方面反馈的机会。粗剪完成了往往是导演最郁闷的时候。因为很多明明在本子上很有感觉的东西,你剪出来却一点感觉都没有。我们老师说这个时候做为剪辑师必须超级有耐心,因为导演发飙说“卧槽这尼玛是什么玩意儿”的可能性很大,他会很崩溃。剪辑师就要拍拍导演的肩膀,“来,没关系,只是粗剪,咱们来一起找问题,看怎样能更好。”
这个时候就会很考验剪辑师和导演的关系。有的导演喜欢和看犯人一样坐在剪辑师旁边指示他们剪每一帧,属于控制欲很强的那种。剪辑师一般都恨这种导演,因为他们让剪辑师沦为高端机器,而不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一般比较和谐的关系是导演给剪辑师一定自由,让他们有自己的发挥空间,同时也给点指令。比如说这个scene多强调点他们之间的依恋,或者这个scene看完之后我想让观众很同情这个人物之类的。有了这些指示,剪辑师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技巧,尽量达到导演想要的效果。
这个阶段剪辑的改进范围有大有小:
大能大到让全部的叙事顺序颠倒。比如《安妮霍尔》最初的本子和成片是非常不一样的。一开始第一版的粗剪是按剧本的顺序进行的,但是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感情故事,除了有点个人特色的笑料外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但是在后期过程中伍迪艾伦和剪辑师决定影片一开始就让大家知道安妮霍尔和片中的伍迪艾伦最终分手了,这样的一个叙事上的变化给影片增加了很多批判性,让观众更能思考关于恋爱的特质与本性;
小能小到的只是某个scene的远近景选择。例如李安在自己自传里说后期剪《理智与情感》的时候有一场Hugh Grant和Emma Thompson的定情戏,李安就舍弃了特写,选用了远景,因为他想要以情寓景,但是Hugh不干了,说我第一次表白,那么多幽默的台词,你还不给我特写?(这也是为什么剪辑室里不欢迎演员,因为他们有时爱指手画脚) 但是远景确实更有氛围。这也是剪辑的作用,选取不同的shot来烘托气氛。李安觉得这个时候对白应该和景色对应,因此也做出了他的选择。虽然这不是剪辑师的功劳,但是也能体现出剪辑对故事的塑造性有多么的重要。
所以不管是小到一个scene,或者大到整个片子的叙事顺序,这个过程是相当磨人的。剪辑师和导演都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要勇于尝试,发现并解决问题,而不是固守某个选择只为了证明自己最厉害。
第四步:Fine Cut出炉+得反馈+处理
其实这个所谓的Fine Cut就是Director’s Cut(导演剪辑版),因为这个阶段一切都是按照导演的意图处理的。取决于导演的习惯,有的配乐师这个时候就开始工作了,或者在Lock Picture之后才来,或者也有可能在剧本时期就开始帮忙。据说拍《盗梦空间》的时候诺兰在拍之前就告诉Hans Zimmer自己想要什么,”Dream is Collapsing”那条配乐是在开拍前就已经完成的,诺兰的那个场景的拍摄和剪辑都是为了配合这个音乐而处理的,这也未尝不可。只是大制片厂往往不是特别注重配乐师,经常是在Lock Picture出来之后才让配乐师来。这也和导演自己的偏好有关。
市面上兜售的各种所谓“导演剪辑版”其实不准确。导演剪辑版其实不应该有完美的音乐,声效,特效什么的,因为这些都应该是Lock Picture之后才发生的事情。不过也只是个称呼啦,犯不着那么严格。
第五步:Lock Picture+各种后期完善
所谓的”Lock Picture”是指导演不会再做任何剪辑决定了。比如说他们已经尝试了前后颠倒顺序之类的大改动,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粗剪和Fine Cut之间的空隙是用来让导演和剪辑师探索如何让叙事最合理的,但是Lock Picture之后就不能再改动。
Lock Picture会送给其他后期部门去做Sound Mixing, Color Correction, Score等方面。
第六步:Preview Screening+得反馈
这和制片厂的喜好有关。有的制片厂喜欢Fine Cut以后就举行小范围试映,有的喜欢Lock Picture之后什么声效处理差不多了再放。还记得粗剪完成后的那个试映吗?区别就是那个试映是放给自己人的,这个试映是要放给一部分不知情的观众的。目的就是让制片厂知道整个故事对于陌生观众是否合理。因为导演和剪辑师对着同样的素材看了百八十遍了,你对素材太熟悉就有可能体会不到从未看过素材的观众会是什么反应。
回到“Amelia”的例子。这个时候制片厂的脑残系统就会开始出问题。有多脑残?Amelia剪辑师Allyson告诉我们,当时有一个观众说,“片子真不错,只是我希望Amelia最后如果没死就好了。” 制片厂还真的认真考虑过怎样有一个Amelia没有死的结局。制片厂还认为观众依然不清楚Amelia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必须让观众知道Amelia的个性,因此又加了一堆Voice Over(画外音), 让Amelia用旁白来告诉观众自己在想什么。我觉得这就相当脑残,在Allyson给我们放的Fine Cut里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画外音,观众都是通过画面来体会人物,现在有了这些多余又做作的旁白,感觉就是不停的再告诉你Amelia是怎样的一个人,而不是让你自己体会,这就差了很多。
不过要清楚,制片厂不是filmmaker,他们不会考虑的像导演那么纯粹。要知道多数给大制片厂拍片子的导演都是没有最终剪辑权(Final Cut)的。”Amelia”的导演就没有,因从某种意义上”Amelia”烂成那样有制片厂自己作死的成分。
当然这种试映有时候也会有用。《驯龙高手》里最后小嗝嗝失去腿就受到试映里孩子和家长们的大力称赞,因此最后成片里也保留了下来。本来两位导演还担心对于动画片来说会不会太黑暗,但是试映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第七步:Final Cut
在试映过后,制片厂会运用自己的最终剪辑权,根据从观众得到的反馈进行最后加工。比如Amelia,就加了一堆画外音。有可能再preview一次,再改一次。
然后就愉快的结束了,准备上映什么的。
*注:这只是一个笼统的好莱坞大片的剪辑工作流程。取决于具体的导演,具体的影片性质和具体的制片厂,前后顺序可能会有所调整。
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通过《剪辑那点事》(上),大家能初步了解:
- 剪辑师的职能
- 剪辑师和导演的关系
- 典型好莱坞大片剪辑流程
- 剪辑概念及其作用的初步了解
在《剪辑那点事》(下) 中,我会讨论更抽象的内容,包括:
- 传统好莱坞剪辑的基本原则
- 什么是“好”剪辑和“差”剪辑
- 剪不同类型片的不同侧重点
- 剪辑对叙事和人物塑造的作用
以及其他方面。尽请期待。
如有需要,可以在下留言,我会尽力满足。
剪辑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有很多创造性在里面,应得到足够重视和适当的理解。国内剪辑师往往技术非常熟练,但是没有自己的脑子,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高端的机器,甚属遗憾。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写的好棒!!仰慕高材生!!期待你的(下)
多谢阅读!其实是因为老师教的好啦,自己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认真读了一遍,了解到很多知识,期待下篇
谢谢阅读!还在整理中,要说的感觉太多了…
从豆瓣的Gone Girl影评一路追过来,十分欣赏你分析电影的逻辑和专业性,感觉文章直接被贴上了NYU Tisch tag。
这篇文章相当于是剪辑师的日常科普,学习了。期待更多好的文章,也希望有机会能与你多交流。
谢谢鼓励!好久没写科普文了,有时间就补上~